(交汇点)全国人大代表、大赛获奖选手鲁曼:乡村振兴如何留住乡
编者按: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大赛获奖选手,江苏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曼最关心的议题是什么?她带着哪些建议履职,让我们来看报道。
培育植根乡土的人才,建设乡土人才合作社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曼最关心的,就是在乡村振兴中如何留住乡土人才、培育本土的乡土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曼
鲁曼是返乡大学生,他和丈夫共同创办的“军曼”公司位于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是一家专业从事火鸡生态养殖、加工、生产、餐饮和销售的新型涉农企业。几年时间,从一个“乡旮旯”养殖厂发展成年销售近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
鲁曼认为,让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最关键的还是人才。什么样的人会成为“乡土人才”?“必须是懂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人。”鲁曼认为,吸引“乡土人才”,首先要“顶层设计”,在乡村振兴战略之外,还应有“乡村人才振兴战略”。比如盐城推出了“515”人才计划,已经率先实践,是否可以再细化,继续往乡村深处去,让人才留在农村,拥有稳定收入。
另一点是让留在农村的人才有尊严。她举例说,当年自己从上海辞职返乡创业,得到的大多是嘲讽和不理解。过去人们对农业的刻板印象是土、脏、穷,但是新时代的乡土人才返回农村,完全可以将乡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休闲乡村、养老乡村。
归根结底,人才回流,取决于当地的“人才生态环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环境,更是政治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甚至是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到的“熟人环境”。
当然,乡土人才不仅仅限于“职业农民”,更需要专业人才回到农村,形成特色专业人才合作社,打造“美术村”“摄影村”“设计村”,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慢慢的,一个又一个村就能振兴起来。”
目前,鲁曼已和扬州大学达成共建乡土人才专业合作社的意向,并计划到2020年,公司销售目标破10亿元,带动万人创业就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创新创业的引路人。
文章来源: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