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交汇点)重磅政策扶持 无锡举办大赛助力中小企业破

发布时间:2018-05-28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邵文晶)在这个春夏之交的美好5月, 2018年中国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为了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赛事的相关政策、具体流程、报名方式等问题,5月23-24日,无锡市科技局在滨湖区和惠山区分别举办了大赛巡回宣讲会,100多余家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此外,对大赛往届参赛企业的后续发展,记者也进行了追踪报道。


惠山区宣讲会现场

有关赛事

有奖征口号!赛前宣传无锡心思巧妙

    征集主题口号、制作创意页面、加强扶持力度……为了扩大此次大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赛主办方可谓铆足全力。

    从今年2月开始,主办方就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主题口号,并且为获奖口号准备了丰厚的奖金。这种预热方式新颖有趣,民众参与度高。据了解,此次一共征集到700多个口号,专家评审们经过详细研究讨论,最终选出了“创‘无’止境,新有灵‘锡’”这一主题口号。

    看到这个口号的一瞬间,不少人眼前一亮:“就是它了!”既包含了“创新”元素,又巧妙地嵌入“无锡”城市名,朗朗上口,感染力强。

 

 

    在大赛线上主页面的视觉设计上,主办方也费了不少心思。最终展示在屏幕中的图标,宛如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这象征着我们的参赛企业能通过大赛这块“跳板”,最终破茧而出,展翅翱翔!同时,“彩色小蝴蝶”也融合了无锡的城市缩写“WX”,色彩明快,展示出这个城市蓬勃的活力。

总奖金高达164万元!参赛奖励无锡诚意十足

    除了宣传上诚意满满,参赛团队和企业将获得的奖励也是“含金量”十足: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共设置36个奖项,总奖金高达164万元,获奖项目最高可拿到20万元奖金。同时,获得大赛二等奖以上的项目在申报下一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时予以优先支持。

    不少企业感兴趣的,也是最近的大热点——“独角兽”概念也被大赛主办方启用。据悉,大赛将推动实施“独角兽成长计划”,将打造5个核心产品:创新创业大赛、独角兽峰会、准独角兽企业榜单、独角兽训练营、独角兽产业基金,为本地构建独角兽成长生态,实现对本土未来独角兽企业的迅速成长以及外部优秀企业的引进孵化。随后,一系列扶持培育独角兽企业成长的配套政策也将出台,带动企业快速奔跑。

有关故事

    无锡历来人杰地灵,在前五届省赛中,四届大赛的冠军均有无锡的企业,即使冲进竞争激烈的全国赛总决赛,无锡企业也是毫不逊色,为江苏捧回多个奖项,创新创业的活力在省内可谓首屈一指。不少选手通过大赛这块“跳板”,在无锡生根开花,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行业翘楚。

    “参加大赛究竟可以给我的公司带来那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或许是每个参赛企业都关心的问题。今年,已经是江苏举办科技创业大赛的第六个年头,那些曾经参加过科技创业大赛的企业,与参赛之前相比,能有哪些变化?这些企业后续的发展如何?为此,我们跟踪采访了前几届的代表企业,或许能作一个解答。

李成龙:“大赛为企业背书,成就了首笔订单”

    “实干、诚恳、淳朴”,这是记者第一次见到李成龙时的印象。刚过40岁的他,是无锡拓尔激光的创始人,2013年,李成龙的团队凭借一种高精尖的激光切割加工技术,一举夺得首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团队组一等奖,并在第二届中国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团队三等奖,赛后李成龙就在无锡注册了公司,并把全家人都接了过来,准备扎根江苏,好好干一番事业。


李成龙在厂房和工人研究加工方法

    李成龙的公司刚成立时,得益于大赛的成绩,科技部、省科技厅给了企业6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对当时的初创企业来说真是雪中送炭。现在离参加大赛已经过去5年,说起大赛,李成龙仍然充满感激:“我们企业的第一个订单,就是靠着大赛才有了转机。”

    当时,李成龙在西安洽谈一桩生意,对方倾向于选择知名大企业的激光切割加工设备,对这家无锡的小公司毫无兴趣。在快要放弃之前,李成龙做了最后的努力:用手机给对方展示了自己在国家和省大赛中的获奖视频和新闻,以及当时颁奖仪式上的照片。没想到,对方很看重这份荣誉,认为这是团队实力的体现,于是转变态度决定给李成龙尝试一下。最终,对方终于成了拓尔激光的首位客户。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行,而是客户连一个尝试的机会都不愿意给我们!”李成龙感慨道。

     不要以为激光切割与我们的生活无关,其实,激光切割项目的运用范围很广,其中难度最高的,要属蓝宝石玻璃切割技术。“你们手上苹果手机的Home键、以及摄像头保护镜,都是用的蓝宝石材料。”李成龙向记者介绍,蓝宝石玻璃硬度极高,在自然界中仅次于金刚石,而且又比较脆,因此,在加工中极易出现破碎和豁口,加工难度非常大。

    而拓尔激光的强项就在于他们过硬的激光切割加工技术,“我们现在加工一块蓝宝石玻璃,能达到头发丝1/10那么精细!”李成龙骄傲地说。

    如此高的加工标准,得到了一家美国公司的关注。几年前,苹果公司的一家元件供应商,有几十台蓝宝石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造价昂贵,每年都要花费几千万元人民币去维护使用。于是他们找到了李成龙的团队。由于对中国小企业的不够信任,美国公司让李成龙团队“先试试”。

    没想到,一试就是两年多。由于精度过高,李成龙他们最初切割的产品边缘总是不够平滑、有毛刺豁口,团队一度陷入焦虑。后来,他们试出了一个好办法:在蓝宝石玻璃上再覆一层膜,然后用高压气体吸附住所要加工的零部件,使之在切割过程中不发生丝毫位移。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拓尔激光终于做出了符合美国公司要求的产品。在显微镜下,记者看到,蓝宝石玻璃的切割边缘平整光滑,堪称完美,难怪素来高标准高要求的美国公司也被李成龙的团队所俘获,连续三年和他们签下订单。

    超越国外公司的加工技术,价格还比国外公司低廉许多,这种案例在拓尔激光不止一件。“一位客户需要切割0.1毫米厚度的铝片,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毫米,因此切这种超薄铝片非常难。”李成龙说,客户之前找了德国的一家企业做加工,切割一片费用高达100元人民币,客户觉得太贵就在国内寻找合作,至少找了20家企业。最终找到拓尔激光,以20元人民币一片的价格达成合作。一年有两万片的加工量,这就带来了40万的销售额,“即使只要20元一片,我们的利润也有一大半”,这就是质优价美的典范。

 

比蝉翼还薄的铝片

    在创业过程中,总是充满各种艰辛的。李成龙说道:“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急需一大笔款项,我只能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借款,当时都不敢跟媳妇说,还好没多久就有一笔货款打了进来,这才解了燃眉之急。”创业初期,为了钻研一项技术,团队几个人经常彻夜不眠,连睡觉都在厂房度过,熬过了当时的苦才迎来现在的甜。

    随着行业口碑的提升和知名度的打开,拓尔激光的客户日益增多,包括南京依维柯、吉利汽车等知名大企业。当记者问李成龙关于企业的未来,这位不注重宣传只是脚踏实地做技术的男人回答:“始终坚持,不断创新,我们的企业会走得更远。”

史春龙:“中国的‘厕所革命’,从马桶开始”

    “小便一次,普通洁具要冲水3升,而利用我们研制的节水洁具仅需耗水100毫升!”江苏飞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春龙描述道。

    在第四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大赛上,史春龙以一款非常接地气的产品---智能泡沫节水洁具赢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并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优秀企业奖。

    他的创业过程颇为曲折:经历过企业破产的痛楚,经历过产品研发失败的挫折;还经历过研发经费300万元付之东流,并欠下50万元债务的无奈。2015年,核心成员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经过近一年的深度技术研发,终于解决了所有技术难题,静态发泡技术也逐步走向成熟。最终,他通过技术创新让自己的企业起死回生。

    “这种静态发泡技术,可以让空气将水膨胀20倍,形成高度流动的泡沫。这种泡沫可以替代水对洁具进行冲洗,不仅节约80%冲厕用水还几乎完全隔绝了细菌传播。同时还能消除视觉污染,让卫生间也拥有清新空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史春龙说,这项技术非常符合当下节能环保的需要。

    如此优秀的产品很快成了香饽饽,医院、学校、市容环卫、高端餐饮企业和大型商超都选用了这款产品。“总算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想到创业的不易,史春龙感慨。赛后,史春龙被组委会推荐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创业英雄汇》栏目展示了项目风采,节目播出后就有创投机构赶赴企业签订了1000万的融资协议,去年年底,国家在大力倡导“厕所革命”,史春龙的产品因为具有领先性,多次登录央视新闻被报道。

    为了加强产品推广力度,史春龙他们采用包括“水费换洁具”的方式推,在用户叫好和不增加用户支出的前提下持续推进中国厕所革命。“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周侃宇:“我爸叫周膜,我叫周小膜”

    “我希望能够实现沛尔膜中国造,中国膜沛尔造。”子承父业开启创业之路的周侃宇,人称周小膜,来自江苏沛尔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参加第五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并荣获成长组三等奖的无锡选手。周侃宇的父亲周强20多年来一直从事环保水处理行业,立志于研发属于中国自己的平板膜产品。2004年,周强遇到MBR平板膜,他知道这预示着环保水处理产业的格局终将被改写,于是改名为“周膜”。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周膜终于成立的自己的公司,成为董事长。

    在周侃宇决定接收父亲的事业开始,这位海归就放弃在国外的工作和专业,义无返顾地投身国内的环保行业,从头学起,打算在膜业领域大展宏图,并改名“周小膜”。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膜产品——MBR高抗污染平板膜。现在,周小膜所管理的江苏沛尔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MBR高抗污染平板膜,产能力达160万平方米,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平板膜及其膜组件供应商,产品远销包括美、澳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国际市场。

    “我们从事的事业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环保事业。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我遭遇过不少难题,父亲教导我,不要把问题交给领导,要梳理出解决方案,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希望用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让企业稳步向前走向国际!”周小膜说,“我的女儿我叫她mini膜,我努力让我的公司5年内登入主板或者创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