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报)科创小企业用激光切出苹果大订单

5月2日,江苏省科技厅宣布,第五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开赛,诚邀天下青年精英才俊,来江苏秀创意,晒技术,拼团队。优秀企业将被推选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据了解,第五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由省科技厅、省人才办、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团省委、省工商联共同指导举办。本届大赛将历时5个月,包括项目征集、地方赛、海外赛、行业赛和总决赛等环节,涉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6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与往届大赛相比,今年大赛在团队组和企业组的基础上,新增设了初创企业组。这次大赛秉承开放合作理念,继续举办海外赛,设北美、欧洲两个分赛区,面向全球发出来江苏创业的邀请,吸引海外优秀创业团队来江苏发展。 据悉,省科技厅围绕大赛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扶持力度大的政策措施:除了对总决赛获奖团队和企业给予现金奖励外,其参赛获奖项目未列入往年度省级科技计划支持且符合省级科技计划立项管理有关规定的,将纳入下年度省级相关科技计划立项支持。此外,参赛团队和企业还将被择优推荐给合作创投机构、银行给予金融服务支持,鼓励天使投资机构或天使投资人投资参赛团队和企业,符合条件的将给予省天使投资引导资金支持。中江网、交汇点将全程关注赛事举办情况及大赛中涌现出的我省优秀创新项目和创业人才。 目前,大赛报名已经启动,即日起至5月31日,海内外的优秀创业团队及省内企业均可登录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官网(网址:www.jscyds.org)报名。 4人小团队在科创大赛上挖到第一桶金,小技术成就大市场——科创小企业用激光切出苹果大订单 业界认为蓝宝石玻璃可能将被用作下一代苹果手机的屏幕。 参加科技创业大赛的团队、初创企业,除了比赛的成绩,究竟可以得到什么帮助?后来的发展怎么样,是悄无声息消失于江湖,还是风生水起渐入佳境? 2013年,晨报记者参与报道了第一届江苏省科技创业大赛,对获奖企业后来的发展、如今的现状非常好奇,无锡的拓尔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或许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样本。 参赛过后,“蒙”到第一个订单 “那一次比赛,帮我的企业活了下去!”拓尔激光的创始人李成龙,说得非常诚恳。当年,他们只有4个人的小团队,凭借一项特种激光加工技术,赢得了2013年江苏首届科技创业大赛团队一等奖,被省科技厅推选参加第二届中国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团队第三名。 比赛的奖金,加上江苏省的相关投资扶持,总计有60多万元。听上去,这和现在资本市场上动辄上千万、上亿的投融资没法比,但对一个真正想靠技术而不是讲故事创业的小团队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 更让李成龙喜出望外的是,企业的第一个订单,也恰恰是缘于省科技创业大赛。当时,西安的一位潜在客户倾向于选择大牌企业的激光加工设备,婉拒了这家当时毫无名气的无锡小公司。会谈陷入僵局,李成龙为了打破尴尬,随手向对方展示自己团队在省科技创业大赛中的照片、媒体的报道,特别是徐南平院士亲自为他们颁奖的照片,没想到客户看完,明显态度有所转变,经过一番努力,对方终于成了无锡拓尔激光的第一家客户。 激光加工手机零件 精度可达头发丝的1/10 拓尔激光目前的产品中,最让李成龙自豪的,就是他们的激光切割加工技术。如果您的手机是苹果公司的iPhone6,不妨看看机身背部摄像头中是不是有透着蓝光的玻璃片,如果您的手机是iPhone7,那就请仔细打量Home键、背部的双摄像头。 无论是嵌入其中还是覆盖在表面的蓝宝石玻璃,都可能是用无锡拓尔的激光设备切割加工的。 蓝宝石玻璃,是目前硬度最高的人造物质之一,耐高温,导热好,而且特别耐磨,但另一方面,它又相对较脆,在加工中容易破碎,出现豁口。苹果公司的产品,岂能容忍这样的瑕疵?所以,必须要精度非常高的激光加工技术,才能切割出手机上的蓝宝石玻璃镜片、按钮保护层,甚至是一整块屏幕。 李总介绍,他们的蓝宝石玻璃切割精度能精确到70微米,也就是普通人头发丝那么细。记者们还来不及惊叹,他又说,这还是3年前的水平,现在的行业最高要求又提高了10倍,即加工一块蓝宝石玻璃,能达到头发丝1/10那么细致! 小众技术成就大市场 激光切出“中国质造” 据目前苹果公司公开资料,最近几代iPhone手机的摄像头以及iPhone7的Home键,都有蓝宝石玻璃的应用。市场的最新分析认为,即将发布的新一代iPhone可能应用蓝宝石玻璃屏幕,如此一来,手机将再不需要贴什么屏幕保护膜。 这对李成龙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是,参与全球追捧的苹果手机的元件加工,从中分杯羹,哪是那么容易的? 几年前苹果公司的一家元件供应商,有几十台蓝宝石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造价昂贵,使用的维护成本更高,每年都要花费几千万元人民币。于是,他们找到了无锡拓尔。当然,美国企业对中国民营公司的技术水平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说是“先试试”。 这一试,就试了两年,其间随时随地会给李成龙团队提出各种听上去苛刻的要求,比如切割边缘必须垂直平滑,不能有波浪纹,绝不能有崩裂的小豁口——这可都是在显微镜下检测的哦! 李成龙咬咬牙:必须坚持做下去,美国公司的要求代表了目前行业内的最高标准,初创企业做难事才有前途,我们才好在行业中立足,走得更远。 后来呢?记者追问,李成龙笑笑:“坚持出结果了,对方已经连续三年和我们签单了,每次都是1000万元!” 激光的神奇在于力量的聚焦,李成龙说,他们很有信心聚力于技术创新,争取在“中国质造”的转型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王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