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回顾三:赛事影响力与日俱增服务助企业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19-03-14

第五届“创业江苏”科创大赛系列回顾三:

品赛赛事影响力与日俱增 大赛服务助企业跑出“加速度”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李艳玲 盛慧妍)2013年,江苏启动了“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作为对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省级赛事,江苏通过5年努力,将大赛打造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创业品牌赛事。随着6个企业在国家大赛斩获殊荣,第五届“创业江苏”科创大赛正式落下了帷幕,但这仅仅是比赛的结束,大赛更深远的影响力仍在持续发酵。今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这场科技赛事,探寻她在品牌铸就路上的成长点滴。

聚焦“人才”牌:海内外人才齐聚江苏追梦

    聚力创新,成就大业。2017年4月,第五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向海内外发出来江苏创新创业的诚挚邀请,由此吹响了大赛集结号。

    从省市到县区,大赛把创新创业的小种子散播到江苏大地的各个角落。各设区市、行业赛承办单位、国家级及省级高新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组织各地科技创业者报名参赛。“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一时成为创业圈的热议“网红”,大学生创客、高校教授、海归创业者、企业家……一批又一批扎根在江苏的创新创业者在大赛的舞台汇聚。

    欧美是国际人才聚集之地,而优秀的人才方能聚集优秀的项目。作为“揽才”、“爱才”的小能手,大赛可谓动足了脑筋。今年,大赛在北美和欧洲2个地区继续组织海外赛,将江苏大赛推广到海外科技创新集聚地。借助海外分赛平台,对外宣传江苏创业环境和政策,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到江苏创业。

    在北美分赛区,聚焦硅谷这一科技创新重镇,结合科技前沿创业趋势和热点应用,人工智能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纷纷报名参赛;在欧洲分赛区,立足法国,通过学联、商会、创业者协会等社团吸引全欧范围的优秀创业团队报名参赛,在全欧华人圈掀起到江苏创新创业的热潮。

    最终,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高端科技人才在大赛的舞台上“亮剑”,他们施展着自己的抱负与梦想,也用一腔热血为江苏创新创业注入了全新活力。

    据了解,今年大赛总决赛获奖的50个项目中,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8岁,最小年龄24岁,具有海归背景74人。获奖创业团队和企业共拥有授权专利316项,其中发明专利118项。

    这一手“人才”牌,让大赛有了作为“层次最高赛事”的底气。

巧打“服务”牌:助创业者创出“加速度”

    对创业者来说,好的创业环境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而“创业江苏”科创大赛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极尽智慧,甘愿当创业者的五星级“店小二”,添好这把创业之“柴”。

    据了解,在地方赛期间,大赛联动南京、盐城等地举办培训会,帮助参赛者了解大赛规则、熟悉参赛流程。行业赛和总决赛期间,举办了7场高规格的主题培训,邀请了20余位专家为1000余人次创业者开展投资、管理、财务、法律等方面培训。

    南通普惠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王国华对大赛的周到服务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行业赛时的培训,专家会重点教选手如何参加答辩,怎样制作和演示PPT,到了总决赛培训,培训更为深入、专业,不仅教参赛者经营企业的方法,还告诉我们怎样实现从创业者到企业家的跨越。两次培训的层次和深度是不一样的,对选手实现身份的转变大有裨益。

    而这样不走过场、实打实的为创业者着想的服务比比皆是。对创业者来说,在资本市场寻求到慧眼识珠的“伯乐”是生存下来的最重要一步。大赛想企业所想,把资本市场的”伯乐“们聚集在一起,举行了一场又一场资本与项目对接的“轰趴”。据了解,今年的大赛与江苏银行、省高投等机构共同推进参赛项目融资对接服务,截至目前,236个参赛企业已获得江苏银行授信近28亿元,21个参赛企业已获得风险投资4.8亿元。为让更多的项目获得展示机会,大赛搭建了线上线下展示平台。线上通过官网 “项目秀”、“企业秀”等栏目常年宣传展示优秀项目;线下通过展板布设,在行业赛和总决赛现场宣传展示200多个参赛项目,促进项目与投融资机构的交流。此外,大赛还联合社会机构组织了专场路演活动,帮助30多个项目与50多家投资机构对接交流。

    带着人工视频智能解决方案参赛的Tucodec创业团队,在大赛中收到了创投机构抛来的橄榄枝。该团队负责人面对这份大礼,为大赛点赞道,“没想到会有那么多投资人对我们感兴趣,科创大赛的专家们既对技术有足够的理解,对市场又有很好的把握,他们能够发现我们这些依靠技术创业的价值,沟通也毫无障碍,非常感谢大赛给我们的机会”。

    这一手“服务”牌,让大赛有了作为“永不落幕赛事”的口碑。

用好“媒体”牌:传播江苏科创“好声音”

    科技创新,离不开媒体的鼓与呼。“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通过媒体架起了一座传播江苏科创“好声音”的桥梁。

    今年的大赛,流动的记者队伍成了大赛中的一道靓丽风景。从大赛启动到行业赛和总决赛,新华日报、科技日报、江苏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国家和省级知名媒体第一时间对大赛进行了采访报道。大赛官方微信、交汇点新闻APP、荔枝新闻APP、今日头条APP等用户群庞大的省内外新媒体,实时报道赛事活动,展示选手风采、精彩赛事。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江苏网不仅开展了“最具行业人气奖”投票评选活动,吸引10万余人次为创业者点赞,还对六场行业赛和总决赛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让无数关心江苏科创的网友,同步了解了大赛的最新动态。

    据不完全统计,仅总决赛及颁奖仪式几天的时间里,平面媒体报道达10余次,电视媒体报道5次,网络媒体报道及转载达60余次,利用大赛微信及知名媒体微信推送大赛信息50余次。

    对于大赛来说,媒体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播大赛动态,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服务。据了解,今年大赛通过 “创业故事”和“选手风采”栏目为参赛选手进行宣传达40余次。为了让企业有充分的展示机会,大赛积极对接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栏目,推荐10多个优秀参赛企业在央视录制节目,借助国家级专业化高端传播平台展示江苏企业风采,帮助企业寻求合作或融资机会。大赛借助媒体的力量,让创业者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追逐梦想。

    这一手“媒体”牌,让大赛有了作为“最有影响力赛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