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企业家的航空事业梦

发布时间:2016-06-08

 

一个女企业家的航空事业梦 ——记江苏丰信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小琳

 2015年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

企业组优秀企业奖、最佳人气企业

2015年第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优秀企业

江苏丰信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严小琳


    此次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在武汉落下帷幕,来自盐城市建湖县的江苏丰信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小琳带来的“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再生制造项目”取得了全国十佳的好成绩,同时现场大众评委投票最多,获得“最佳人气奖”。

    一个县级城市的女企业家带领她的企业进入现代工业的制高点民航工业,从事很少人敢于从事的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事业,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再生制造业,将大量退役的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组织尖端的人才团队,引进现代化的设备,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工艺,恢复原有的功能,使其达到和超过原来新产品的水平,这将激活大量的闲置资源,为国家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财富,这既来自于她超凡的洞察市场能力,也得益于她把握先机的魄力。

    深行业发展遭遇“红海”

    清华大学攻读EMBA的严小琳,原本有一个令众多闺蜜非常羡慕的职业,盐城大丰广播电视管理局的职员。内心蕴藏挑战性格的她,放弃了家人认为优越的岗位,辞职下海,到一家钢铁企业从事企业管理和产品销售工作,从此在市场的风浪中历练摔打。

    2008年4月,积累了市场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的严小琳,联合另外一个市场精英,领衔创办江苏丰信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

    严小琳的江苏丰信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专业生产不锈钢直管、盘管、弯管、异型管、U型管和超细、超长、超薄等高科技不锈钢管和不锈钢管件等,可就是这样一个专业生产不锈钢钢管的企业,此次参赛带来的项目却是“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再生制造”。

    董事长严小琳解释说:“‘江苏丰信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是我们公司原来的名字,我们现在的新名字叫‘江苏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原来,2008年公司成立之初,确实是以制造和销售不锈钢产品为主业,主要生产不锈钢承压水箱管。但是,随着大批生产商一起涌进不锈钢行业,致使不锈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市场缺乏有力的规范约束,价格战不断。没过多久,火极一时的不锈钢行业就遇冷跌到谷底,整个行情持续低迷。一些生产不锈钢的企业濒临亏损甚至破产的边缘,还有一些企业在困境中开始考虑转向其他行业,不锈钢市场迎来市场重新洗牌的整顿期。

    “当前不锈钢市场已经基本饱和、竞争十分激烈、产品价格低、利润则更低,可以说,不锈钢行业进入了‘红海’。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去拓展、去找到更好的产品、去进行企业的‘软件升级’,实际上也就是通过‘二次创业’进行企业转型。”严小琳介绍说。

    早在2000年左右,一次她搭乘飞机出差时,偶然间在一本航空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美国飞机坟场”的文章。文章大致内容说,在这个巨大的“飞机坟场”中,常年停放着几千架已经退役的飞机等待“重生”,因为在退役的飞机上有很多零部件都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只需经过严格的再生制造使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可以把它们重新装在新飞机的发动机上投入使用。

    从那时起,严小林开始留意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的再生制造工艺。面对这次整个行业的低迷和企业的困境,让严小琳开始有了把目光投向航空的想法。

    经过慎重分析,严小琳决定转型,开始进行“二次创业”。之所以敢做出如此大胆的抉择,并不是盲目地为了规避风险。而是因为她知道:她的公司已经具备了充足的转型条件了。

    首先,设备准备就绪。严小琳发现,生产不锈钢的设备和生产飞机零部件的设备在很多方面都是可以通用的,也就是说,她们不需要重新购置整条设备生产线,只需在公司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切焊设备和高端的喷涂设备,就完全可以进入到飞机零部件生产的领域。

    其次,技术准备成熟。众所周知,航空零部件的门槛很高,生产企业必须要先拿到民航总局颁发的适航证,然后才可以获准进入到生产领域;如果涉及出境,还需要取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颁发的FAA证书。而从2011年开始,严小琳就联系了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进行共同研发,主要的研发产品就是飞机发动机叶片、篦齿和滑油管。后来,研发团队成功拿到了几项专利,并在2014年经过平台测试,拿到了准入证书。也就是说,严小琳可以让这些技术进入企业,并转化为市场产品了。

    如今,取得生产资质的江苏丰信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已经组织了一个专业的技术团队,并聘请民航大学的王志平教授做研发总监,把那些被打入冷宫的零部件重新利用起来,使闲置资源得到再生。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向各大航空公司和维修企业提供零部件产品和服务了。

    每个阶段都是一个机遇

    创业有风险,这是每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前都能预知的问题,但不是每个创业者都能清楚地明白自己将会面临哪些问题、遇到问题时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在严小琳看来,“其实每个阶段都是一个机遇”。她说:“这要看自己怎么把握。企业发展,在蓝海是机遇,进入红海是机遇,进入冰期也是机遇。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怎样抓住机会,然后能在通过冰期时让企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简单说,就是怎样发现市场的有利面。”

    刚开始做不锈钢产业的时候,严小琳就已经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了。2008年之前,不锈钢确实是暴利产业,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初创者没有风险意识,没有预料到市场风险,还在盲目扩张、上项目、把已经饱和的产品继续做大。而这时,严小琳已经注意到市场的动向,并着手开始在原有产品上进行创新、提升。于是,公司的产品方向从原来的不锈钢直缝管发展到太阳能的承压水箱管。也正是因为及时把握市场动向,看得更远了一步,才让严小琳和她的企业得以在经济危机中保全自己。

    当问及如何做到成功调整产品方向时,严小琳非常自信地说:“当然是技术啊!因为我们要做别人做不到的东西。当我们进入太阳能管的核心领域后,国内几万家太阳能企业都要用到我们的产品,所以说我们的客户是不缺的。虽然太阳能管的利润没有以前大,但是直到现在,市场上也还是有很大需求的。”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船大难掉头”,这也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企业如果想要转型,将会有多么大的困难。严小琳在把目光投向航天事业时,是如何看待“二次创业”这个问题的呢?

    她的观点十分乐观:“第一次创业时不知道市场的深浅,可能过程会很艰难;而二次创业经过跋山涉水,已经能够意识到市场的风险,更能够把握市场的动向和前景,所以也能够更好地去发掘产品的潜力。”

    在实现从不锈钢产品向飞机零部件再生制造的转型过程中,严小琳也表现出了十分清醒的思路,她并没有一刀切掉老产品,而是在转型的过程中逐步淘汰老产品:先用原来的老产品养现在的产品,然后再逐步扩大新产品,这样几乎用了三年的时间,新产品逐渐站稳脚跟,而老产品还没有完全甩掉——直到现在,她们还在继续做国内太阳能管的高端产品。

    我的航空事业梦

    说起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再生制造项目,严小琳的言辞中洋溢着满满的自信:“我们这个项目的亮点就是采用特殊的技术和手段,将已经退役的飞机发动机零部件进行修复和再制造,使它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或超过原来产品的水平并再次安装到发动机上重新使用。这个项目的特点是高技术、高门槛、高社会效益,能够使大量闲置的甚至准备报废的发动机零部件资源得到激活和再生,这不但盘活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还能节省大量的资源。”

    据悉,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再生制造项目可以节约能源60%、节约材料70%、减少排放和污染达80%,绝对是绿色的循环经济项目。

    最后,严小琳谈到:“涉及飞机零部件生产、制造和维修的行业门槛很高,所以现在国内发展得仍然十分缓慢。可以说,这个行业目前依然属于国外垄断行业。比如汉莎航空就在中国设置了很多维修企业,因为他们不希望中国企业接触到这种高端技术。所以说,我们企业进入这个领域,实际上也是打破了行业壁垒。”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够激活闲置资源,形成新的战略集群,为制造大飞机发动机积累经验,实现中国人的航空事业梦。事实上,这也是我的一个航空事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