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血管治疗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

发布时间:2016-08-12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张静)一连串的医学名词和技术指标,让采访的记者如坠云里雾里,但从他的讲述中,记者还是捕捉到了不少感人的创业故事。他叫郑晓勇,今年四十出头,是江苏脉动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今年年初,他带着高科技项目,从深圳落户江苏盐城滨海,开始了一段创业历程。他们研发的产品,心血管介入球囊,具有明显的梯度和可持续发展性。特别是首创的修复性球囊,不仅开拓了新疗法,而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江苏脉动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晓勇

  靠3000元到深圳闯天下

  郑晓勇家境贫寒,和普通人一样,从小就有一个大学梦,“那时候,对于我这样的出生在甘肃庆阳普通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学就是个梦想”,郑晓勇介绍说,那时虽然付出的比别人多,却也得到了回报,1994年,他以全市第18名的好成绩考上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期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做家教、销售书籍文具等,“别小看了这段经历,这为我后来的创业之路打下了一定基础。”郑晓勇说。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企业工作,不甘平庸的他带着借来的3000元钱来到深圳,在电子厂做模具建模程序员的工作,后又在PCB制造流水线世界第一的德国迅得机械做工程部经理。这份工作让郑晓勇学到了很多,也是他喜欢的一份工作,不过也许是造化弄人,这家企业考虑到未来发展,决定整体搬迁至珠海,而此时,郑晓勇已经在深圳买了房定居下来。面对艰难的抉择,郑晓勇只得舍弃心爱的工作,开始了重新寻找。此时恰逢联想国际招人,他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最终成功应聘该公司笔记本装配和改善工程部经理。或许,他骨子里就有股未遂的创业梦想,“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位朋友,邀我一起做心血管球囊支架产品研发项目,听完他的介绍后,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可以说,他唤醒了我心中创业、创新的梦。”郑晓勇说。

  省吃俭用从国外购买生产设备

  在采访中,记者不仅无时不在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技术流”,也不断地感受到创业的艰辛。“其实,创业就是创新,要有高人一筹的创新点,当然,有了创新点后,还要考虑企业的承受力。”说起创业伊始,郑晓勇淡定从容的背后,是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历程。2014年,郑晓勇决心投身创业浪潮,在投资人的支持下,他创建了脉动医学集团,他要研制出具备世界级水准的产品。这个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医疗器械,是我们不少心血管患者梦寐以求的产品。一般的球囊扩充后很难打开,并且容易在坚硬的病变处滑动,对患者带来生命的危险。而心血管防滑球囊设计,是在球囊的外部设有坚硬的导丝,打开坚硬的病变时可以防止球囊滑动,可以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疑难杂症。此外,该款产品在制作时增加了符合人体血管要求的高纯度的可降解生物源修复胶套,可以修复血管内壁撕裂创伤,加速创伤的愈合,并且最终为人体所吸收。“为了打造最好的产品,我和我的团队省吃俭用,斥巨资从美国和瑞士购买了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球囊导管生产设备。”那段时间,他一心扑在产品研制上,压力巨大,有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在考虑项目问题。 “面对压力我们只有迎难而上,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难题,都被我们想办法解决掉了。”郑晓勇貌似轻松的几句话,却饱含了太多的酸甜苦辣,这或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郑晓勇在第四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赛上进行现场路演

  千方百计筹措流动资金

  2015年5月,脉动公司作为深圳南山和江苏滨海合作的高科技标杆企业,顺利进驻江苏盐城滨海南山智汇园和南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在滨海建设了世界领先的介入医疗器械生产线。同时,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做出了具备世界级水准的心血管介入球囊产品。创业者最缺的无疑是资金。“产品研制出来了,但我们公司在运营方面却出现了困难,流动资金不足,投资方也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跟投,让我们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郑晓勇告诉记者,当时,他作为企业的老总,不得不四处筹钱,在经济大环境不是太好的情况下,资金筹措的难度是巨大的。他不知跑了多少家银行,也不知道重复说了多少次自己产品的前景,终于金石为开,总算在一家银行贷到了资金,解决了燃眉之急。而就在这时,深圳市科创委也伸出了援手,可降解生物源修复球囊得到了800万元股权资助,公司的发展资金得到了解决。

  未来要建立世界级医疗器械研发中心

  “现在,我们在滨海?深圳南山智汇园已经建立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筹备中心,在中心内添置了600多万元的设备,初步建立了心血管球囊的试验线。公司位于滨海南山产业园的标准厂房已开始建设,我们将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世界领先的医疗器械生产线,加快在手项目的研发进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推进公司发展步伐。”郑晓勇说起未来信心十足。

  “在江苏滨海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我们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也将在滨海落地生根,产品将销往国内外各大城市。”郑晓勇说,公司的发展得到了深圳和滨海双方的关爱扶持,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开始走向稳步发展之路。从2014年至今,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脉动公司从一个不知名的公司发展到今天价值1亿元、并初步计划于2018年上市的企业。郑晓勇的雄心壮志不仅仅停留在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上,对于未来,郑晓勇告诉记者:“我们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未来争取在滨海工业园区和江苏的高校,建立一个世界级的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中心,这将是造福中国民生的巨大项目,我有信心和能力来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