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企业家的航空事业梦——记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
一个女企业家的航空事业梦——记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第一名获奖者严小琳
在昨天结束的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上,江苏丰信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展示的航空零部件再生制造项目,获得现场评委的一致认可,荣获企业组唯一的第一名,而公司董事长严小琳在高手云集的国赛舞台上,也展示了江苏女企业家的创业风采。
她有颗驿动的心:创业艰难百战多
想到飞机零部件,在我们脑海中大概会呈现精密、冷硬的不锈钢器件,应该会是男性在机床上经过千锤百炼才制造完成。然而赛场上娇小却干练的严小琳却打破了这个神话。这位女中豪杰放弃了在盐城大丰广播电视管理局舒适的工作,带领技术团队投身到这个冰冷的、被男性主宰的行业,并且做出了傲人的成绩,让起初质疑她的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她有颗创新的心:“适航证”让理想变为现实
飞机零部件再生制造,在常人看起来都觉得是高大上的项目,没有金刚钻是不敢揽这瓷器活的。然而在严小琳看来,越是别人不敢想的,越是有潜力可挖,越能够找到市场。
“我们的项目是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再生制造,这个项目的亮点就是将退役的飞机发动机零部件采用国际一流水平的先进技术和手段,进行修复和再制造,使它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或超过原来产品的水平,再安装到发动机上重新使用。项目特点是高技术、高门槛、高社会效益,使大量准备报废的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得到激活、再生和使用,节省了大量的资源。”严小琳说。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这是创业者都会遇到的问题。但严小琳并不是一个只生活在理想中的人,她那颗创新的心,孜孜不倦地在市场深处探索。经过调研她发现,生产不锈钢的设备和生产飞机零部件的设备,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是可以通用的,这让她茅塞顿开,可以解决资金难题。不过,要想参与到航空业中,还要先拿到民航总局颁发的适航证,这对于一个还停留在图纸上的新企业来说,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那段时间,严小琳经常加班到深夜,她的思绪完全被“适航证”所占据。她想到了高校,想到了联合,于是,她联系了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进行共同研发,正是这个想法,让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变得可能。不久,飞机发动机叶片、篦齿和滑油管研制出来并投入了生产,研发团队成功拿到了几项专利,并在2014年经过平台测试,拿到了准入证书。此时的理想已经从纸上转变为了现实,飞机发动机再生制造,让她那颗创新的心为之激动不已。
她有颗开拓的心:打破垄断成绩骄人
在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上,评委们对飞机发动机再生制造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项目带来了巨大的环保效应,可节约能源60%,节约材料70%,减少排放和污染可达80%,是绿色的循环经济项目。该项目不仅能够激活闲置资源,而且可以形成新的战略集群,为制造飞机发动机积累经验,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个评价是对严小琳付出的汗水和努力的肯定。
“涉及飞机零部件生产、制造和维修的行业门槛很高,所以现在国内发展得仍然十分缓慢。可以说,这个行业目前依然属于国外垄断行业。比如汉莎航空就在中国设置了很多维修企业,因为他们不希望中国企业接触到这类高端技术。所以,我们企业进入这个领域,实际上是打破了行业壁垒。”严小琳说,这些都曾深深地刺痛过她的心,没有高端制造业,就不能在国际市场有立足之地,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我们只有拿出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有发言权。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11年起,他们在国家民航总局的支持和帮助下,与中国民航大学、北京飞机维修工程公司合作研发,先后获得5项发明专利和22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两项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最难能可贵的是,得到GE公司、RR公司和PE公司三大飞机发动机制造商的一致认可,这个不小的突破,预示着企业已经向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创新驱动,打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江苏丰信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也让严小琳从此与航空业结下不解之缘。在她的眼里,这只是梦想的起步,未来,她和她的企业还要涉入到航空领域的深水区,那里有更美丽的风景,但也有更艰巨的挑战,她有信心和毅力去接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