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加持 宿迁这家企业让废轮胎再生变身绿色产业
中国江苏网(记者 李艳玲)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对橡胶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然而,我国橡胶资源极度短缺,80%天然橡胶需要进口。因此,废旧轮胎的再生利用成为解决资源短缺的有利抓手。但一个残酷事实是,废轮胎再生行业普遍存在高污染、高能耗、高危险的弊端,在变废为宝的路上,二次污染成为了产业发展之痛。在宿迁,有这样一家成立仅3年的企业,他们在“矛”与“盾”之间寻求解决路线,最终通过高科技手段让废旧轮胎再生走上绿色节能环保之路。
兼顾环保与性能:他们靠技术行走天下
废旧轮胎再利用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曾是行业发展的不解难题。2012年,因环境污染,京津冀地区一次关停了300多家再生橡胶企业。近年来,国家工信部也发布文件,要求淘汰落后产能。这些让众多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公司致力于解决传统的废旧轮胎再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既保障了产品的性能,又解决了二次污染难题,同时实现了整条生产线的连续化和自动化”,在第五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赛上,宿迁绿金人橡塑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史金炜,自信地介绍着自己的企业。最终,他们依靠自己过硬的技术,获得了大赛成长组企业第二名的好成绩。
据了解,宿迁绿金人橡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废轿车轮胎连续脱硫绿色制备高强度再生橡胶技术装备,实现了有组织气体排放,较之传统工艺有害物体排放下降95%以上,达到了国内的各项排放标准,同时符合了欧盟和美国的排放指标。
有了高科技加持,宿迁绿金人迅速站到了市场最前沿。“我们的技术经过了3个省部级部门的鉴定,已经是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公司主营产品被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及行业协会作为重点推广产品列入相关目录和规划。国内最大的轮胎公司中策橡胶、首家国资控股再生胶企业京环兴宇等行业领头企业已经与宿迁绿金人合作。
大企业的认可为他们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宿迁绿金人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我们公司2014年注册成立,但真正运营是在去年,截至到上半年,我们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500万元,2018年我们预计产值达到8000万元”,史金炜表示,“未来,我们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应对产能扩张问题”。一个新公司用1年多的时间,交出如此骄人的成绩,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LJR-3000Y型绿色高效脱硫制备轿车轮胎再生胶成套装备
博士后的创业初心: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
史金炜,是北京化工大学的高材生,2008年起,他师从国际橡胶领域的顶尖专家张立群教授,开始研究废橡胶的再生利用,并成为国内废橡胶领域的第一名博士、博士后。毕业后,有众多就业机会的他,却一心想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史金炜走上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创业之路。2014年,他和团队成员来到宿迁,注册成立了宿迁绿金人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从北京的家到公司,800多公里的空间距离,一个月才能回家看望妻女,并没有让他退缩,“在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个行业需要我们,我要到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去”,走在追梦路上的史金炜对自己的选择从未后悔。
更有趣的是,史金炜还把同门师弟师妹们也“拐”到了宿迁。他的团队里,很多人都是在大学做相关课题研究,毕业后带着研究成果投入到公司,从学生到创业者实现了无缝对接。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也让宿迁绿金人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我们的团队是从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叶子,大家齐心协力,创业氛围特别积极向上”,史金炜提起自己的创业小伙伴很是骄傲。

创业地首选江苏:为江苏的创业氛围点赞
从繁华的首都,到四线小城市宿迁,史金炜对创业地点的选择或许让人不解,但这却是他和团队成员坚定的选择。“当初考虑项目落地时,我们的首选就定位在了江苏”,在史金炜看来,这是水到渠成的选择,“我们的项目带头人是张立群教授,和江苏的企业接触非常多,有6家左右的企业在我们学校实验室设立奖学金。”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反映着江苏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江苏对科技创业的支持、对人才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也非常好,这些都吸引着我们到江苏创业”,史金炜对江苏的创业环境赞不绝口。经过考察,史金炜和他的创业团队选择了宿迁,“我们是科技型生产型企业,宿迁政府非常支持我们落户,相比一二线城市,宿迁更具发展潜力”。
如今,宿迁绿金人仍然行走在创业的路上,在他们的努力下,让祖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目标或许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