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斯倍常英:把国外好技术带回国 坚守祖国环保事业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邵文晶)女性创业者、超级学霸、荷兰国籍……在常英身上有许多标签,其中,最为瞩目的无疑是她女企业家的身份。7年前,常英带着满腔的家国情怀和荷兰先进的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回到家乡苏州,在重重困难下,毅然创办了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研发的“CPS高效脱氨脱盐处理工艺及设备”引入欧洲工业设计理念,设计模块化,可延展性高,自动化控制和客户意见相结合,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合理工艺选择和原材料定制。这款集收集、水滤、滤料过滤、中和、喷淋、除湿、高空排放为一体的自动化智能设备基本上可满足主流排污企业全部市场需求。
创业初期,800万启动资金成“拦路虎”
多年前,在荷兰定居的常英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她会回国创业。在荷兰,她过着悠闲舒适的全职太太生活,有一个爱她宠她的荷兰丈夫和一个可爱的混血女儿,还拥有一套距离海边不远的别墅,这样的生活让人艳羡。从1998年告别苏州的父老乡亲到新加坡留学,之后又到荷兰攻读硕士,常英从小到大的生活仿佛都一帆风顺。
2011年春节,常英夫妇带着女儿从荷兰回到她魂牵梦绕的家乡苏州,8年来第一次回国,常英感觉家乡的经济发展很快,但生态环境却变差了,“如果能把国外先进的污水处理环保技术引进中国,不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吗?”在与父母商量之后,常英的这一大胆构想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常英的丈夫是荷兰人,在荷兰一直从事环保事业,有三十多年的污水处理工作经验。常英当时想,如果回到国内做这个行业应该没什么问题,并且他对企业已经非常熟悉了,回到中国来发展一定轻车熟路。常英天真地以为,公司创办后主要以丈夫为主,她只是做个语言上的协助者。但是,没想到,创业并非她想象的那么简单。既然要做污水处理环保公司,就要有厂房、有设备、有机器,至少要有一间临时的办公室,粗略预算,光启动资金就需要800万。常英懵了:“我们全家就是把房子卖了,倾其所有,也凑不到这么多钱。”
为了解决资金上的困难,常英的父母号召街坊邻居、亲朋好友、昔日同事等,一起召开了融资“大会”,常英把先进的环保理念跟街坊邻里们一股脑儿说了出来,没想到得到了大家的极力支持。常英父母拿出了全部积蓄,街坊邻居们有投100万的,有投50万的、30万的……在 2011年5月17日注册公司“依斯倍” 的这一天,367万元就到账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使命,常英夫妇设立了“天使投资”基金。没想到,公司进展得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困难如巨浪般地向她涌来……
困难接踵而至,全靠一股子韧劲支撑
当时“依斯倍”是以1500万投资注册的,这些资金在两年之内要到位。到了第二年,常英只能把荷兰的房子卖掉,卖了几百万,公司总算是暂时幸存下来。
自从开创了“依斯倍”,公司就一直在筹借资金。资金缓解了,可是人员又出问题了;人员问题解决了,资金又出问题了……父母把几百万的拆迁费拿了出来,EMBA的同学也雪中送炭,借给常英300多万资金,在众人的全力帮助下,公司又一次渡过资金短缺的难关。
车间、工人、技术人员都配备齐全了,如何谈来业务,成为接下来最大的困难。因为公司没有一笔业务,没有成功的案例,整个公司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车间也没有工人。特别是一家新公司,没有哪个客户敢花巨资去第一个尝试。
最让常英感到痛苦的是,一千多万的资金砸下来,却看不到前方的路,除了内心深处仅存的那一腔热情。在巨大的压力下,常英时常感到胃疼。事业和身体的双重打击,让她时常感到身心疲惫。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眼前困难重重的时候,一个更大的巨浪向她迎头打来……
2013年的一天,正在公司的常英接到哥哥的电话 :“父亲出车祸了, 正在医院抢救。”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常英欲哭无泪,她连忙放下所有的工作飞奔到医院。庆幸的是,父亲没有生命危险,但六根肋骨被撞断了。
资金断链、没有业务、胃疼、父亲车祸……常英不知道下一个巨浪何时又会来临,唯一能让她坚持下去的,可能只剩下骨子里的韧劲了。她不知道企业是不是会“死”在今天晚上,看不到明天的阳光。
对常英夫妇来说,那是一段非常迷茫的时光。污水处理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特别是工业污水。但有的企业还是存在环保意识不强的问题,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金。特别是常英看到一些民营企业老板开着几百万的豪车,但却舍不得花100万在污水处理系统方面,这最让常英感到无奈。折腾了一年多时间,却没有一个成交的案例,他们怎么相信你?那段日子对常英来说堪称内忧外患。
首笔订单迎来曙光,网络营销帮公司彻底打开市场
让常英感到庆幸的是,公司在一次展会上遇到了广西石化,这家企业是做光伏产业的,需要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在2013年年底,双方终于成交。这第一笔订单,仿佛给常英注入了一支兴奋剂,让她在漫长的黑夜看到了一丝曙光。
接下来,常英开始尝试电话营销和参加展会寻找客户,但十几万推广费用砸下去,没有带来一个客户,这让常英的挫败感特别强,公司在营销方面几乎全军覆没。不过,常英读书的那一股子韧劲还在,她坚定地认为这个行业的大方向肯定没错。父亲的话语也时常在她耳边响起:“只要方向对了,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2014年,常英开始尝试通过网站移动端进行品牌词的推广。首先对“依斯倍”的老网站进行改版,她把平时这些客户的搜索词都分类总结,哪些词能带来询盘,哪些词能带来转换,哪些词能变成非常重要的免费词产生效果,都一一分析。这样坚持做了一年多就开始见效了,在苏州本地很多企业就突然发觉“依斯倍”在网上很活跃,突然发觉这个行业里出来了一个新的公司。慢慢“依斯倍”在这个环保行业里有点知名度了。2014 年的 9 月份,通过网络询盘,线上线下结合,公司就在网上接到了一笔 1000 万的订单。这笔订单的成交,让常英坚信网络营销这条路走对了。
在2015年6月,常英终于尝到了更大的“甜头”。很多客户主动通过网站找到公司,主动找上门的绝对是有真正需求的客户。线下的朋友中积累的有效客户越来越多,最终成交的客户也越来越多。公司技术部门也不负众望,在一个个项目当中施展自己所学,做出来的方案设计考虑得相当全面,让客户非常满意。项目组现场施工严格规范,客户连连称赞,称“依斯倍”认真务实,值得信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人人都捧着手机看的时代,常英又学习了移动端互联网营销。拥有38年欧洲环保行业服务经验的“依斯倍”真正地在互联网+的 战略中“牛”了起来,成为当地工业园区的企业典范。
现在,公司发展越来越顺畅,然而,困难就像海浪,仍然会不时地向常英打过来,但当她被N多次的巨浪冲刷过后,抗压能力必然会愈来愈强。现在的常英时刻准备着,想着下一个巨浪什么时候打过来。
今年截至目前,依斯倍环保已经完成8000万销售业绩,业务范围覆盖华东区、华南区,最远销售到黑龙江,拥有奔驰、博世、宝钢、方太、中石油等一大批指名客户。
常英创业成功了,但她十分感恩家人的帮助,并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我们一家人团结一心,勇闯难关。这些亲情,无法用金钱和价值来衡量。至于为什么选择了污水处理行业,是因为我觉得在中国的当下需要有人来推动,哪怕我们的力量很微小,也要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尽一份力”。